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学者有四失的教学原则

学者有四失的教学原则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学者有四失的教学原则

因材施教教学原则。

”因材施教”“以身作则”是孔子教学上的两大原则。因材施教就是从实际出发。《学记》曰:“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又说:“夫子以身教,不专以言教”。故温故知新,可以为师;记问博习,无与于师道也。均说明孔子的教学方法,以重视学生自己的思考活动为主,成为其鲜明的特点之一。

在启发过程中,教师应善于提出问题,帮助学生思考,学生也可以提出问题,反问教师。反复辩诘,道理至明。孔子发现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虚心好问的精神,是学好的基础。如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作为“以德服人”的教育家,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教师的典范,他倡导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已成为中国教师的优良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