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衣服颜色怎么染出来的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古人们很早就能生产出五彩缤纷的纺织品了,古代用于纺织品着色的物质主要来源于矿物颜料和天然染料。天然染料中90%以上为植物染料,多提取自植物根、茎、叶、花、果皮等部位的色素,另外还有动物染料和地衣染料。
古代中国染色工艺阶段
古代印染工艺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首先就是原始的自然利用,也就是印染原色。古人将生活中发现的天然矿物还有植物,经过简单的碾压,形成粉末状或是汁液的形态,再把麻布浸入其中,从而获得印染不同颜色的产品。
矿物染料
矿物染料主要来源于各种矿物,经过压碎形成粉末,然后溶于水中,形成染料。
植物染料
从大自然中萃取矿物与植物等染料,将青、黄、赤、白、黑称之为五色,再将五色混合后攫取其它的颜色。
古代中国染色工艺以植物染料为主
植物染料的工艺利用,是古代中国染色工艺的主流。自周秦以来的各个时期生产和消费的植物染料数量相当大,明清时期除满足中国自己需要外,开始大量出口,而用红花制成的胭脂绵输到日本的数量更是可观。
染料常用工具
古人染布一般均为露天作业,常用的工具就是大锅,大缸,担缸板,碾布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