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蚊草的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驱虫草,是毛茛科升麻属植物,原产于北温带林地,北美洲、欧洲和西伯利亚。据说驱虫草干燥种穗发出的沙沙声能驱走臭虫。不少朋友不知道驱虫草怎么养殖,下面小编介绍养殖驱虫草的方法,希望能帮到大家。
土壤:
驱蚊草喜中性偏酸性土壤,一般15-20天施肥一次。株高在30公分,40片叶时驱蚊效果最好,黄叶应随时去掉。幼苗期生长极快,所以在幼苗期换盆较勤,6个月内使用泥炭土6份,蛭石1.5份,珍珠岩1.5份,煤炭灰1份的专用自配营养土,PH值微酸偏中性,也可从花卉市场购买配好的商品(PH值5.5-7)观叶基质土。
水肥:
每次换盆后应浇一次水,缓苗10天后开始施肥,春秋是植株生长旺盛期。采用20-10-20和14-0-14水溶性复合肥200ppm液每15天交潜施用。浇水要讲研究间干间湿的原则,夏季高温应少浇水,不施肥,有利于根系发达,提高抗病性。
光照:
驱蚊草喜阴,生长时不耐强光照,尤其在夏季要加强遮阴,可以种植在树下或遮阴处。家庭盆栽一般放在室内萌养。
温度:
驱蚊草最适宜生长温度10-25℃。适量向植株叶片喷水雾,可使香茅醛物质源源不断释放,从而使驱蚊效果更佳。
病虫害:
管理不当引起的病害根腐烂或茎叶腐烂现象,随之叶皱缩,出现黑斑,而后整株萎缩。可喷洒白菌清或多菌灵等杀菌剂(800至1000倍液)。不可频繁喷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