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SPSS中如何定义变量和输入数据

SPSS中如何定义变量和输入数据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SPSS中如何定义变量和输入数据

本教程演示SPSS中最基础操作——如何定义变量和输入数据

SPSS中有3种数据类型:名义(Nominal)、有序(Ordinal)和标度(Scale),

它们分别对应的是定类数据,定序数据和定距数据。

本教程以SPSS 22版本演示,也适用于其他版本SPSS

首先打开SPSS软件

注意本教程中使用的是中文版SPSS本演示,每个选项都有英文对照

演示案例:有A、B、C三种教学方法,欲考察三种教学法对一、二、三年级不同学生学习效果有什么影响?

每种教学法在每个年级中各选择3个学生参加测试,通过一段时间学习后,对参加测试的学生统一考试,取考试成绩进行对比。

这里共涉及三种变量,

定类变量:A、B、C三种教学法;

定序变量:一、二、三年级;

定距变量:考试成绩。

注意:以上仅仅为了演示如何输入数据,分类和方法不一定正确。

下面就演示如何输入这3类数据。

打开SPSS主界面后,点击下面的“变量视图(Variable View)”

在“名称(Name)”下面,输入定类变量的名称,

这里演示的为“教学方法”

输入完名称后,点击“值(Values)”一栏下面的“无(None)”

这里演示的教学方法共有3种,方法A、方法B和方法C,可以对应赋值1、2、3

(定类变量是将不同个体按不同特征进行分类,本身没有数值,无法在SPSS中进行运算,所以需要先进行赋值,转换成可参与运算的数字形式)

然后点击单元格里面的“…”省略号图标,用来打开“值标签(Value Labels)”对话框

在值标签对话框中,首先在“值(Value)”后面输入对应设置的标签的值

这里演示的输入数值“1”

然后在“标签(Label)”一栏里输入上面的值所对应的标签

这里演示输入“方法A”

输入完成后,点击下面的“添加(Add)”

这个第一个值就添加成功了,如图在值标签池里,1.00="方法A"

重复上述步骤4至步骤6输入其他值标签,输入其值标签

输入完成后,点击“确定(OK)”

然后点击“测量(Measure)”下面的“未知(Unknown)”

在弹出的下拉框中,选择“名义(Nominal)”

这样就把“教学方法”这个变量设定成定类变量了。

在第二行,名称(Name)一栏下面输入定序变量的名称

这里演示输入“年级”

输入完名称后,点击“值(Values)”一栏里的“无(None)”

这里演示对三个不同年级进行测试,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可以对应赋值1、2、3。

(定序数据虽然具有一定的顺序,但本身一般不带有可以运算数值,无法在SPSS中进行运算,所以需要先进行赋值,转换成可参与运算的数字形式)

然后点击单元格里面的“…”省略号图标,打开“值标签(Value Labels)”对话框

在值标签对话框中,分别“值(Value)”和“标签(Label)”输入对应数据

这里演示的输入数值“1”,标签“一年级”

输入完成后,点击“添加(Add)”

重复上述4和5步骤,输入其他值标签

输入完成后,点击“确定(OK)”

然后点击“测量(Measure)”下面的“未知(Unknown)”

在弹出的下拉框中,选择“有序(Ordinal)”

这样就把“年级”这个变量设定成定序变量了。

在第三行,名称(Name)一栏下面输入定距变量的名称

这里演示输入“成绩”

注意:成绩属于定距变量,其值可以直接参与运算,所以这里不再设置值标签

输入完名称后,点击“测量(Measure)”下面的“未知(Unknown)”

在弹出的下拉框中,选择“标度(Scale)”

这样就把“成绩”这个变量设定成定距变量了。

所有变量定义完成后,点击下面”数据视图(Data View)“

可以看到在变量这一行里,已经出现了刚才设定的三个变量”教学方法“”年级“和”成绩“

输入对应测试数据,

这里演示输入第一行数据,教学法里填入1,年级填入1,成绩输入80

即为一年级测试方法A的同学成绩为80分

依次类推,输入所有学生的成绩,输入完成可以看到

矩形方框框起来的教学法一列里面,1、2、3分别重复出现了3次

而年级一列中全是1

这代表一年级中每种方法选择了3名学生进行测试,所以一年级中共有9个学生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