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如何理解会计基本假设

如何理解会计基本假设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如何理解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做的合理假定。会计基本假设包括①会计主体、②持续经营、③会计分期、④货币计量。

会计基本假设之①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企业只有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范围。

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会计基本假设之②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持续经营是会计分期的前提。

典型会计处理: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无形资产计提摊销等。

持续经营只是一个假定,企业都存在破产、清算等不能持续经营的可能性或风险。

会计基本假设之③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期间划分为若干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①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②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半年度、季度、月度等)。

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以前期间、以后期间的差别,产生了折旧、摊销、递延等会计处理方法。

会计基本假设之④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是衡量一般商品的共同尺度。

我国的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以选择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