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公务员考试之行测言语【细节判断】等方法技巧

公务员考试之行测言语【细节判断】等方法技巧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公务员考试之行测言语【细节判断】等方法技巧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参加省考、国考。买了许多书,做了很多题目,可是结果不尽人意,究其原因是没有找到方法技巧。这里小编整理了行测言语理解【细节判断】【标题填入】【词语理解】【语句排序】的方法技巧。希望能对考公路上的朋友有所帮助。

18公务员考试之行测言语理解【片段阅读】方法技巧

【标题填入题】

题型特征:“适合这段文字标题是”作为提问方式

(1)找准文段中心句;

(2)形式上通常短小精悍、生动有趣;

(3)干扰选项围绕主题词设置(扩大、缩小范围)。

18公务员考试之行测言语理解【片段阅读】方法技巧

【细节判断题】

一、细节主旨化

题干特征:题干常问“符合的”“正确的”“可以推出”。

文段特征:文段中心较为明显。

解题思路:优选契合文段中心的选项。

细节判断题表述过于绝对的选项要慎选,常见的有“最”“全部 ”“所有”“唯一”“都”等;常见的干扰选项一般是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

18公务员考试之行测言语理解【片段阅读】方法技巧

二、细节典型题

选项设置四大陷阱:

(1)无中生有:文中没有,选项偏说有;

(2)偷换概念:文段说A,选项偏改成B;

(3)偷换时态:过去(已、已经、了、完成)、现在(正在、在...中、着)和将来(将要、立刻、趋势、以后)

(4)程度轻重:可能变一定,主要变根本,相对变绝对。

细节判断关键词:核心名词+时态词+程度词

(一)相对绝对法

(1)选项特征:

绝对标志词:一定、全部、完全、所有、均、永远、任何、取代、主导、唯一、只要...就...、无论...都...等。

相对标志词:可能、也许、或许、大概、一般、尽量、往往、容易、...之一等。

(2)具体应用:

如需选择“正确的”“相符的”,包含相对标志词优选考虑;

如需选择“错误的”“不相符的”包含绝对标志词优先考虑。

18公务员考试之行测言语理解【片段阅读】方法技巧

【词语理解题】

题型特征:这段文字中“某某”指的/含义/意思是....

(1)如果词语出现在文段首尾,一般情况下是对文段的总结概括,需要对文段整体把握;

(2)如果词语后面出现“:”“——”“即”“也就是说”等表示解释说明的标志,则标志后的内容为答案所在;

(3)若理解的词语为代词,则主要理解内容为代词之前的内容。

18公务员考试之行测言语理解【片段阅读】方法技巧

【语句排序题】

题型特征:将多个语句“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等。

解题顺序:

第一步:观察选项,根据选项提示信息对比后确认首句。

第二步:确定捆绑集团、逻辑顺序,判断尾句。

一、首句特征

(1)背景引入(随着、近年来、在...大背景/环境下)

(2)下定义(...就是/是指)

(3)提出观点(有人说、人们普遍认为)

(4)对策句也多作为尾句出现

非首句特征:

(1)指代词单独出现

(2)关联词后半部分

二、确定捆绑集团

(一)关联词

(1)配套出现:根据配套出现的关联词可直接讲两句话捆绑。

(2)单独出现:根据关联词的作用寻找另一半,转折找相反句式,并列找相同句式。

(3)寻找特殊句式,所有语句中,出现次数少的可能为捆绑句式。

(二)指代词

标志词:“他”“它”“她们”“这”“那”...

使用方法:找准代词指代的内容,将两句话捆绑。

三、确定顺序

(一)时间顺序:根据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

(二)逻辑顺序1:观点+解释说明

先提出观点,然后进行解释;先提出问题,再回答问题。

(三)逻辑顺序2:前文出现A和B,后文基本按照先A后B的顺序展开论述。(“A和B”既可出现在首句,也可以在尾句)

(四)逻辑顺序3:不同概念之间会有内在联系,如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到小、从前提到结果,层层深入,层层递进。

引出结论和提出对策的语句通常作为尾句。

典型标志词:因此、所以、看来、这+应该、需要。

18公务员考试之行测言语理解【片段阅读】方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