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初中压强浮力复习思维导图

初中压强浮力复习思维导图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初中压强浮力复习思维导图

本文是初中压强浮力复习思维导图,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注意下文都是以图片的形式。

“压强”概念图如下。

“浮力”概念图如下。

1、 压力的定义:是垂直作用物体表面的力。

2、 压力的方向:总是与受力物体的表面垂直,

3、 压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

4、 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一般在科学上用压强来表示;

5、 压强的定义: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6、 压强的计算公式:P=F/S(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

7、 压强的单位: 帕 (Pa)

(1帕=1牛/米2,常用的压强单位有百帕,千帕,兆帕)

8、 增大和减少压强的方法:

(1)增大压强的方法:

A、压力不变时,减小受力面积;

B、受力面积不变时,增大压力

(2)减小压强的方法:

A、压力不变时,增大受力面积

B、受力面积不变时,减少压力

9、 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 液体内部都存在压强;

(2)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3) 同一深度,各个方向上的压强大小相等;

(4)不同液体深度相同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式P=ρg h)

推导过程——P= F/S=G/S=mg/s=ρvg/s=ρshg/s=ρgh

【思考】三个分别用铜、铁、铝、制成正方形,它们的质量相同,把它们放在桌面上,则对桌面产生的压强大小的关系是?——P铜>P铁>P铝

1、液体(气体)对浸入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向上的浮力,

2、方向:竖直向上

3、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公式:F浮=G排液=ρ排g v排

注意:

(1)浮力只跟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有关,

(2)浮力与液体的深度、物体的密度,形状无关;

(3)对于完全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浮力还与液体的密度,物体的体积有关;

(4)计算时,单位要统一(ρ排取千克/米3,v排取米3)

2、 物体的浮沉条件: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的重力G和浮力F浮的大小。

①F浮ρ液)

②F浮>G上浮(ρ物<ρ液)

③F浮=G悬浮 此时V排=V物 (ρ物=ρ液)

④F浮=G漂浮 此时V排< V物 (ρ物<ρ液)

注意:

①上浮和下沉都是不稳定状态,是动态过程,上浮的物体最终会浮出液面,而处于漂浮状态;下沉的物体最终则会沉到液底处于静止状态。

②漂浮和悬浮时,物体都是受到两个力而处于平衡状态,F浮=G

(沉到水底时:F浮+F支持力=G)

4.实心物体浸没在液体中

①当ρ液>ρ物时,上浮(最终漂浮)

②当ρ液<ρ物时,下沉

③当ρ液=ρ物时,悬浮

5.浮沉条件的应用

(1)轮船 ① 因为漂浮时,F浮=G,所以同一艘轮船从海行驶到江河或从河到海,其受到的浮力不变。

②根据F浮=ρ排g v排,同一艘轮船从海行驶到江河,因为F浮不变,ρ排减小,所以v排必增大,即船身稍下沉。

(2)潜水艇:它的上浮和下沉是通过对水舱的排水和充水而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的。

(3)密度计:因为F浮=ρ排g v排,液体密度不同,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液面所对应的位置也就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