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秦始皇"这个名称的来历

"秦始皇"这个名称的来历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所以自称“始皇帝”。

三皇指天皇、地皇和人皇,即伏羲、女娲、神农三皇。根据《史记·五帝本纪》的记载,"五帝"乃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帝者,生物之主,兴益之宗","因其生育之功谓之帝",原指宇宙万物至高无上的主宰者。

秦始皇将"皇"、"帝"这两个人间最高的称呼结合起来,他才是中国历史上的首位皇帝。

上古时期的三皇五帝,都不是真正的帝王,他们仅为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如羲皇伏羲、娲皇女娲、黄帝轩辕、炎帝神农等等,其"皇"或"帝"称号,为后人所追加。

而先秦时期的最高统治者,他们或是称"王"或是称"后",或单称"皇"和"帝",例如:帝尧、帝舜、夏后禹、商汤帝、周文王、周武王等等。

夏朝的君主称"后",商朝的君主称"帝",周天子称"王",战国时期的诸侯也大多僭越称王,尊周天子为"天王"。

由此不难得知,那时皇帝一词还并未出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