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小技巧:SUMIFS函数(多条件求和)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Excel在日常工作中日益重要,多抽点时间来学习Excel,在平时办公中,也会快人一步。今天,来给小伙伴们分享一些Excel小技巧,让你对Excel操作更加的得心应手!
SUMIFS函数是Office2007新增函数,使用该函数可快速对多条件单元格求和,可以通过不同范围的条件求规定范围的和。
SUMIFS(sum_range, criteria_range1, criteria1, [criteria_range2, criteria2], ...)1、criteria_range1为计算关联条件的第一个区域。2、criteria1为条件1,条件的形式为数字、表达式、单元格引用或者文本,可用来定义将对criteria_range1参数中的哪些单元格求和。例如,条件可以表示为32、“>32”、B4、"苹果"、或"32"。
3、criteria_range2为计算关联条件的第二个区域。 4、criteria2为条件2。和 3) 均成对出现。最多允许127个区域、条件对,即参数总数不超255个。 5、sum_range 是需要求和的实际单元格。包括数字或包含数字的名称、区域或单元格引用。忽略空白值和文本值。
如图数据,使用SUMIFS函数计算1~4班各班男生的总分数。
录入=SUMIFS(D2:D17,),即选择求和区域,分数区域。
录入=SUMIFS(D2:D17,E2:E17,),即选择条件区域1,班级。
录入=SUMIFS(D2:D17,E2:E17,G2,),即选择指定的求和条件1,1班。
录入=SUMIFS(D2:D17,E2:E17,G2,C2:C17,),即选择条件区域2,性别。
录入=SUMIFS(D2:D17,E2:E17,G2,C2:C17,H2),即选择指定的求和条件2,男。
录入=SUMIFS(D$2:D$17,E$2:E$17,G2,C$2:C$17,H2),即求和区域和条件区域增加绝对值,保证下拉时求和区域和条件区域不变。
录入完后,按Enter确认,得到1班男生如图总分数据。
下拉填充,得到2、3、4班男生如图总分数据。
最终效果如图。